Search

《教學隨記》近端穩定的重要

身體的使用是有層次有順序的。

  • Share this:

《教學隨記》近端穩定的重要

身體的使用是有層次有順序的。

從中軸穩定出發往外看,肩穩定跟髖穩定是所有動作發生的基礎,有正確的穩定啟動,才是安全有效練習的關鍵。

常聽到學生練習時常會反應手支撐的時候手腕痛,腳支撐的時候膝蓋痛甚至小腿不舒服,這時候我們如果一直注意手跟膝蓋,往往會忽略問題的根源。

✅ 肩胛穩定的重要關鍵之一:前鋸肌

🎯 前鋸肌的走向,從第1到第9肋骨的外側出發,往後連結到肩胛骨的內緣。

✔ 主要產生的動作為肩胛前突,上迴旋,上束可做出下迴旋,還有肩胛的外轉。而在支撐肩胛固定時,可以把肋廓拉向肩胛骨,當然更細膩的動作分析會包含到肋骨的動作。

這是一個感覺很多人知道重要,但又以為有練其實沒練好的肌肉。

像有些學生上課前反應一直以來手腕有舊傷,不敢支撐,但一堂課下來,我帶學生做了很多肩胛穩定,包含手臂線的練習,最後提醒正確的用力方式,最後學生一起做了很多初中階強度的練習,手完全不會痛,但反應肩膀附近很痠是真的,代表之前該出力的地方都沒穩定出力。

✅ 下肢穩定的重要關鍵之一:臀中肌

🎯 臀中肌從髂骨外側到後臀線,一路往下連到大轉子,可以稱做髖的三角肌,也可以分出前中後束。

✔ 共同收縮時可做出髖外展,但其實比較常見的功能性動作是發生在閉鎖鏈中,在步態中與內收肌群共同穩定支撐側的髖穩定。

有人說10個臀中9個廢,看來似乎也有點道理。

私教學生之前反應腳怪怪的,幫學生檢查發現蹠屈稍微受限,包含筋膜的滑移也相對不好,教了簡單的筋膜點按壓滑移後,當下動作馬上無疼痛且穩定。

但第二次上課,反應弓箭步支撐,後腳小腿有點拉扯感不舒服,這到底怎麼一回事呢?

相對被動擺位支撐發現沒事,代表不是無法被拉長,但一開始膝離地支撐就又不舒服,就是在拉長狀態下無法再做更多承重,動態前後rocking發現同側臀中肌明顯無法穩定住骨盆,當下立馬擺到DNS低斜坐姿去誘發訓練,雖然爆累,但滿有用的。

回到姿勢發現原本小腿的不適已消失,代表原本臀中肌偷懶,所以其他關節需要更多的出力去穩定身體,當然會抗議。當然後面發現側線的張力也影響到臀中就是另一個故事了。

所以不小心寫那麼多,重點其實只有一個:
尊重身體,打好基礎,學習正確的練習順序,才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啊。

#教學隨記
#教學隨記真的是隨便記
#anatomy
#dns #fascia
#阿肯師的瑜伽隨記
#Kensyogalife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